澳大利亚获取诺贝尔奖的情况
2020-02-08 17:39:39
  • 0
  • 0
  • 19
  • 0

据统计,截至2011年,澳洲有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或医学奖、化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其中获诺贝尔医学奖有7位。

1.威廉• 劳伦斯•布拉格爵士(William Lawrence Bragg) (1890-1971) 。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爵士,出生于澳洲的物理学家,他拥有澳洲和英国双重国籍,因为发现了关于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此项新技术的应用为稍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基础,1915年与其父威廉·亨利·布拉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的劳伦斯•布拉格获奖时年仅25岁。

2. 霍华德•弗洛里爵士(Howard Walter Florey) (1898-1968)

        194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霍华德•弗洛里爵士由于发现了青霉素及其对于传染病的疗效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弗洛里的这一研究带来了青霉素的大批量生产,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挽救了数百万细菌感染患者。霍华德•弗洛里曾在阿德莱德大学接受教育。

3.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Frank Macfarlane Burnet) (1899-1985)

        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弗兰克•伯内特爵士因其提出了关于抗体形成原理的克隆选择学说以及发现并证实了动物抗体的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伯内特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流感病毒在小鸡体内的作用。他的发现促使人们理解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在器官移植领域至关重要。伯内特毕业于墨尔本大学。

4. 约翰•埃克尔斯爵士(John Carew Eccles)Sir John Eccles) (1903-1997)

       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约翰•埃克尔斯爵士因其对神经冲动传导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发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和控制人体的,并进一步加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埃克尔斯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曾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工作。

5. 伯纳德•卡茨(Bernard Katz) (1911-2003)

       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伯纳德•卡茨出生于德国,1939年赴澳大利亚与约翰•卡鲁•埃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在悉尼医院共同进行研究。随着二战的进行,卡茨于1941年成为澳大利亚公民。他因发现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传导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6.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

        197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怀特以其史诗般及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怀特的著名作品包括《男人之树》、《暴风眼》。他的作品还获得过其它很多奖项,其中包括"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也因此在现代文学世界中为澳大利亚赢得了一席之地。怀特或许是中国被研究最为广泛而深入的澳大利亚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已被译成中文。

7. 约翰•康福思爵士(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 )

        197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约翰•康福思爵士由于其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帮助人们了解酶的化学特性与三维结构的相关性而被授予诺贝尔奖。他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物系统的反应机制。康福思毕业于悉尼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8. 彼得•查尔斯•多尔蒂教授(Peter Charles Doherty)(1940- )

        199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彼得•多尔蒂教授因其在探索免疫反应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多尔蒂与他的同事罗尔夫•辛克纳吉(Rolf Zingernagel)共同发现白血球必须识别入侵病毒和其它分子才能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多尔蒂曾在昆士兰大学学习兽医学,并在堪培拉的约翰科廷医学研究学院完成其在免疫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9-10. 巴里•马歇尔教授(Barry James Marshall) (1953- )与罗宾•沃伦博士(J Robin Warren)(1937- )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巴里•马歇尔教授与罗宾•沃伦博士由于共同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马歇尔教授通过亲自吞食自己培养的这种细菌,再用抗生素来治愈自己,从此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于胃病的认识和对胃溃疡的治疗方法。他曾就读于西澳大学。目前仍在西澳大学任教。

罗宾•沃伦博士与巴里•马歇尔教授共同赢得了诺贝尔奖。在他们二人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皇家珀斯医院的病理学家沃伦在对患者活组织切片的观察中发现,50%的患者胃的下半部分寄生有微小的弯曲状细菌,而细菌所在位置的胃粘膜总伴有发炎症状。他同马歇尔共同验证了他们的理论。沃伦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

11. 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Elizabeth Helen Blackburn)(1948-)

         200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出生于澳洲霍巴特,墨尔本大学学士及硕士,剑桥大学博士。具有澳洲和美国双重国籍。现居美国旧金山。

布莱克本因发现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而获奖。研究显示在染色体末端端粒序列保护染色体不遭受损坏并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细胞是如何老化和死亡的理解,开辟了研究分子生物学的新领域。

12. 布莱恩·保罗·施密特(Brian Paul Schmidt)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在澳洲国立大学(ANU)斯壮罗山天文台工作。施密特教授出生于美国,后为澳大利亚公民,因通过观察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而获奖。

另外: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科洛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1916-2002) 是澳大利亚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苏联物理学家,他生于于澳大利亚阿瑟顿,逝世于俄罗斯莫斯科。20世纪20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前苏联。他与俄罗斯的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以及美国的查尔斯•汤斯(Charles Townes)在量子电子学领域开展研究,并发明了“微波激射器”(一种受激辐射的微波放大器)和用“光”代替“微波”的激光器。他们因此于1964年被共同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69年,他曾担任《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主编。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