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做胃肠镜的体验
2021-01-05 20:55:25
  • 0
  • 0
  • 37
  • 0

说来惭愧,近几年来,身体老出状况,经常要跑医院看医生,大小手术做了十余次,光是肠镜就先后做了五次。

本文主要谈谈做肠镜的情况。

先简单介绍在国内做肠镜检查的情况。

我第一次肠镜检查是2014年在长沙某部队医院做的,做的是普通肠镜,就是不打麻药的那种。当时,我下腹部有些症状,去看医生,医生建议我做个肠镜。我问医生有不有无痛肠镜,医生告诉我,他们医院没有无痛肠镜,他们也反对做无痛肠镜,说那样风险较大。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做一次普通肠镜。

那天,做好了肠道准备,妻子陪同我去了医院。按照医生指示,我侧身躺在手术台上。做的时候,医生将肠镜通过肛门置入肠腔时,有一点轻微的胀痛感,但完全可以忍受。肠镜前端有电子摄像探头,它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至计算机处理,并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在我的手术床侧上方,悬挂着一台显示屏,我通过显示屏看到自己肠道的蠕动和肠镜的移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腹腔里的器官,觉得蛮新奇。做肠镜时,医生往我的肠腔里充入气体,目的是将肠腔粘膜皱褶撑开,观察粘膜面的形态,例如是否有充血,有无溃疡,有无新生物等。在充气的时候,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强,肠壁的肌肉会因此伸展开,肠壁对牵拉具有敏感性,这时候,会觉得有点胀,有人害怕做肠镜可能是这个原因,担心内脏受伤。其实,一切都在医生的操控之中,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做完检查后,排出气体,就不会有胀痛感了。医生当场就告诉我结果,没有什么问题,有一点炎症。

通过这次检查,我完全解除了对肠镜的担忧,以后做无痛肠镜就更不用担心了。所谓无痛肠镜,全名无痛苦胃肠镜检查,又称镇静清醒胃肠镜。它是通过使用药物引起中枢抑制,从而使患者安静、不焦虑、遗忘,它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感和不适感,使内镜检查与治疗操作得以顺利进行。近些年来,无痛胃肠镜得到了大量普及应用。

按照医生的嘱咐,我于两年后的2016年做第二次肠镜复查。当时我在长沙一家市立医院住院,这家医院可以做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做了切除。2017年到这家医院复查,又发现息肉,做了切除。2018年,第四次做肠镜复查,没有发现息肉。医生叮嘱我像我这种容易长息肉的身体要定期复查。后来,我去了澳洲。

下面介绍我在澳洲做胃肠镜检查的情况。

2019年,我在悉尼看家庭医生,他建议我距上次肠镜两年后即2020年的适当时候做一次肠镜,复查有无息肉。2020年8月,我去看了胃肠道专科医生(张姓),他询问了有关情况,同意我做一次胃肠镜,并答应帮我联系公立医院做检查。9月初,我接到了悉尼皇家北岸医院(Royal North Shore Hospital)的信函,通知我于11月4日上午12点到医院做检查,并告知了术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做过肠镜的朋友肯定印象深刻。术前的准备有点难受,主要是要忍饥挨饿和泻空肚子。

首先,术前三天要开始低纤维饮食,不能吃坚果、水果、蔬菜和麦片等,可以吃白面包、肉鱼、粉面、米饭、粥类和鸡汤等。还要注意,如果服用补铁药,必须提前一周停服。

术前一天,即预约手术时间24小时前,停止食用固体食物,可继续饮用水、果汁、纯鸡汤,不加牛奶的茶和咖啡,碳酸饮料。

手术前2小时,禁水禁食。为保证人体对水分的需要,我在快到10点钟的时候,猛喝一大杯水,从10点开始就不喝一滴水了。到了11点多钟,就开始觉得口干舌燥了,犹如处于茫茫沙漠之中。没办法,只能忍着。

其次,服用泻药清肠。

到药店购买泻药 Moviprep。这种泻药一袋里面有4个小袋,分A、B两种。

排空肠道用的泻药,包括甘露醇、硫酸镁等,这些药物不会被肠道吸收,但具有高渗透压,结合同时服用的盐水,可以使得肠道短时间充满水分,蠕动增加,人会感觉有便意,短时间就会排出稀水样粪便,通过服用一定数量的上述药物,可以将肠道通过泻的方法而清理干净。

做镜检的前一天中午,妻子给我做了蒸鸡腿和鱼,让我补充营养,我饱饱地吃了一顿。餐后,开始约束嘴巴,不能吃任何固体食物。

下午,我用一个苹果、一个梨子和一个橙子,榨成果汁,喝了下去。傍晚5点多钟,取出泻药Moviprep A和B各一袋,用1000ml温水泡好。按要求1个小时内喝完,我半个小时就喝完了。然后在房内走动,促进肠胃蠕动。再喝两杯温水,500ml左右。澳洲的这种泻药并不难喝,它是英国产的,分几种口味,有橙子味道的,还有原味的。女儿帮我选购的是橙子味的。在中国服用的泻药好像是没有口感选择的,苦涩味,很难喝,喝下去有恶心、呕吐感。我服泻药以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跑厕所了。头天晚上睡觉前,大约上了四、五次厕所。晚上肚子饿,喝了一碗炖鸡汤。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把降压药、甲状腺药先吃了。8时许,如法炮制,又服用泻药一次。第二次服药的时间与手术时间有关。如果手术安排在上午比较早的时间段,那就先天晚上要服药两次。我的手术时间是中午12点,所以,我的第二次服药是上午8时。

第二次用药后,又上了4--5 次厕所。排出的是浅黄色水样大便,这个时候说明肠道准备差不多了。

两次服药,总共上厕所10来次,不断地擦屁股, “菊花”部位有些隐隐作痛。晚上有饥饿感,可以克服。早上起来,饥饿感反而不如先天晚上强烈。

肠道清洁要做好,否则会影响肠道粘膜观察,增加肠息肉及早期癌的漏诊率,干扰肠镜操作与诊疗效果。

手术当天11点多钟,女儿开车送我去悉尼皇家北岸医院。

首先去医院服务台报到,填写表格(Admission Form),签字。在休息室稍等。

不久,就有护士出来喊我的名字了。我跟随护士穿行一段走廊,走进一个大房间,大概是手术准备间吧。

房间挺大,摆放了几个床位,还有些仪器设备。护士叫我脱掉所有的衣服,换上医院的服装。然后,我躺到早已铺好的检查床上,盖上薄棉毯。护士询问了我一些问题,譬如:患有哪些疾病?现在正在服用的药物?有没有药物过敏?服用了抗凝血药没有?

(注:肠镜检查时可能会损伤肠粘膜,如果有息肉要作切除并取病理活检,如若长期服用抗凝药,可能会引起出血。尤其是对于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要询问是否有长期服用抗凝药!)

另外,还测量了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她都一一作了记录。

给我做手术的张医生也来了。他是台湾人,面带微笑,和善可亲。他询问了我的有关情况。我问他,“是你亲自给我做检查吗?”他微笑着回答,“是的”。

不久,手术室过来了两个护士。我不用起身,她们一前一后,推着躺在病床上的我往手术室走去。

进了手术室,早就有几个护士在那里等候,我一到她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给我接上监护(主要监护呼吸、血压、心跳,保证麻醉安全);有的往我嘴唇塞上咬口(一种通气道,主要防止患者咬住胃镜,便于胃镜的进出);有的往我手掌背扎针,上针管;有的安排我身子向左侧卧。

一切准备就绪,我想,“就等着上麻醉了,不知道注入药水的时候会不会手指冰凉。”因为,过去在国内做手术,上麻醉的时候有手冰凉的感觉。

本来还想抬头跟张医生聊聊,还没来得及张嘴,只感觉昏昏然,不知不觉就失去了意识,陷入沉睡之中。

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睁开了眼睛,张医生和那几个忙碌的护士不见了,只有两个护士守候在我身边。护士见我醒来了,微笑着望着我。我问她:“Is it done”(做完了?) 她答到:“It’s finish,are you ok?”(检查已经结束了,你感觉好吗?),我说:”I am OK,So fast?”(很好,这么快呀?)。 她点点头,含笑不语。我问她,“What time is it,please?”(请问什么时间了?)她告诉我,“It’s already past three o’clock.”(已经3点多钟了)。我盘算着时间,进手术室大约1点多钟,出来3点多,在这里应该呆了不到两个小时。整个过程就好像睡了一个很沉很沉的觉,十分宁静,连一个梦都没做。真的是无痛无感觉啊!

接着,护士叫我躺平,轻轻取掉我身上的监护设施和咬口。另一个护士走过来帮忙,两人把我推出手术室,往复苏室走去。

复苏室很大,摆放了十来张床位。已经有几个做完胃肠镜的人躺在那里休息。护士给我送来了三明治、酸奶和水,我正好饥肠咕噜,几口就干掉了这几样东西。要知道,从3号中午12点到此时(4号下午3点多钟),我已经27个多小时没有吃食物了。从上午10时禁水,也有5个多小时没喝过一口水了。真是饥渴难耐啊!

休息了一会,护士通知我女儿从休息室进来了。

不一会儿,主刀的张医生来了,他告诉我检查结果:胃镜检查发现有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这个几年前就有了),并取样做活检;肠镜发现有三个3-8mm大的息肉,做了钳除手术,并已送去做病理切片,一个星期以后有结果。他还告诉我,明天给他秘书打电话,安排两个星期左右去看他。

然后,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重要的是两点:一是24小时内不能开车;二是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总起来说,做肠镜五次,其中普通肠镜一次,无痛肠镜四次。有三次发现息肉。前四次在国内做,第五次在悉尼做。医生叮嘱我,两年之后,必须再做肠镜复查。看来,此生与肠镜有不解之缘了。


下面,根据本人做肠镜的体验,比较一下中澳两国医院做胃肠镜的异同点:

第一,术前准备。

关于药物:澳洲的医院不要求停服阿司匹林;而国内的医院要求术前术后都要停服阿司匹林七天,加起来是14天。

这次手术,我估计自己有肠道息肉,为了安全起见,我自作主张,术前三天停服了阿司匹林,术后有少许便血,我又继续停服了三天。

第二,泻药的口感。

澳洲泻药的口感较好,没那么难吃。国内的泻药有一种苦涩味,很难吃,有的人喝了这药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第三,服务设施与人文关怀。

进澳洲的医院如进宾馆,病房宽敞,设施完善,休息条件好,术前术后的人文关怀很到位,服务态度上乘。国内的一些医院由于多种原因,不仅设施、场地条件较差,最重要的是缺乏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大多是冷冰冰的面孔,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第四,给病人的检查结果。

国内医生给出的检查结果比较简单,几行字完事。

澳洲医生给出的结果比较详尽:有图片,有分析,图片上息肉的位置描述清楚,有结论,有术后注意事项等等。

第五,术后医嘱。

这一点澳洲与中国差别较大。

国内的医生通常会告诉您: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术后卧床休息,吃稀软食物,三天内勿做剧烈运动,住院的话,还会给予静脉输液。

澳洲的医生没有上述要求。我做完后,医生说可以和平时一样进食。

第六,关于效率。

国内的肠镜检查预约时间较短,一般几天就可以搞定。澳洲的公立医院预约时间较长,快的个把月,长的几个月。我从看专科医生到做肠镜,费时近三个月。如果到私立医院做,比较快,一般几天也可以搞定。

第七,关于价格。

很多朋友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我自己在国内医院做肠镜的价格记不得了,因为第一次是看门诊做的,后面三次都是住院做的。据悉,做肠镜的价格按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两种来计费,还要看医院的级别,一般无痛肠镜在600元左右,普通肠镜在3~4百元左右。

在澳洲,有公民或永居身份的人到公立医院看病甚至住院,不用花一分钱,连饮食都不用花钱。如果去私立医院看病,要自己掏腰包,买了私人医保的,可以报销一部分。我一个朋友去年在私立医院做肠镜,花了500澳元(将近2500元人民币)。


关于做胃肠镜的几个问题:

1.有人担心做胃肠镜实施麻醉会不会有后遗症?

据了解,国内目前无痛胃肠镜检查常用一种叫“丙泊酚”的麻醉药,澳洲用的药我没有问医生。术前,护士告知,不会用全麻,手术过程人会比较清醒,但不会有痛感。护士推药时我手背上有一点轻微的疼痛,后来就像睡了一觉,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醒来的时候,我觉得思维清晰。四肢运动自如,自己可以下床、上厕所。记忆力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什么不良反映,应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麻醉方法。

2. 做肠镜检查后,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可能会有腹痛腹胀的情况,这一般是正常的。因为在做肠镜时,医生会往肠道里面充气,扩充肠道,这时轻揉腹部帮助排气后,必要时可以蹲厕以利排便及排气。通常会在一小时內消失。如腹胀明显,应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以便做相应的处理。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大便带出血量多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出现意外。

3. 做肠镜后会否便血?

如果做了息肉切除,通常会有少量的便血,不要紧,一般两三天就好了。澳洲医生说可以正常饮食,我是过来人,凭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割了息肉还是要适当注意饮食,我术后头二天以稀软食物为主,不吃辛辣食物,便血现象在第三天就基本消失了。

4.健康人需要做肠镜吗?

目前,国内外胃肠道的发病率很高,而胃肠镜是一种最直观的发现胃肠道肿瘤的检查手段,是目前早期发现和定位肠道病变的唯一方法,且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治疗。中国的医卫部门推荐成人在40岁以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45周岁后就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人们害怕癌症,结肠癌可以说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种之一,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后,一般需要五到十年才会发展为癌症,因此超过45岁的人士做一次肠镜,可保“至少五年安全”。

5. 胃肠镜检查后出现哪些症状必须看医生?

根据澳洲医生的叮嘱,出现以下任何一项症状都必须看医生:

* 严重且持续的腹痛,不适,膨胀或开始呕吐;

* 直肠(超过1/2杯)或黑肠蠕动(大便)持续或增加的出血;

* 喉咙或胸部剧烈疼痛;

* 发烧高于 38度;

* 背部会出现严重不适/刺激感;

* 注射镇静剂(手和手臂)后,发红、疼痛或肿胀超过48小时。

但很少有发生上述症状的。我做了五次肠镜,其中有两次还同时做胃镜,没有出现任何需要看医生的症状。

(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